易被誤解的知識產權名詞
來源:中國科學報 發(fā)布時間:2016-09-12 03:28:00 瀏覽:1055
近年來,我國的專利申請量持續(xù)增加,政府各級部門對知識產權的關注和傳播力度也在不斷加強,使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。但是,知識產權相關的知識并沒有在公眾中廣泛普及,致使大眾對很多名詞仍有誤解。今天我們進行一次盤點。
no1:知識產權與專利。
知識產權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,包括常見的專利、商標、版權(著作權),還包括不常見的商業(yè)秘密、地理標志、動植物新品種等。由此可見,專利只是知識產權中的一種。國家大力提倡的“知識產權強國”,也不僅僅是靠專利保護來完成。
no2:知識產權與ip。
ip是intelligenceproperty的簡寫,國內一般會翻譯為“知識產權”,臺灣將其翻譯為“智慧財產權”。因此,傳統(tǒng)意義上,大家都會認為ip就是知識產權。但是,自2014年網絡視頻、網絡文學的發(fā)展,ip賦予了新的涵義。而充斥網絡的“得ip者得天下”,其ip也并不能完全理解為“知識產權”,更多像是一種產品的代名詞,比如說電影ip、小說ip,又或者說某小說是熱門ip,這里的ip除了包含傳統(tǒng)意義的“版權”,還包含了法律意義中的“改編權”等可以為投資商們帶來經濟利益的權利??傊?,在網絡普及且傳播越來越快的今天,網絡上的ip與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并不能完全劃等號。
no3:專利與專利申請。
這是普遍被大家誤解的兩個詞。很多人以為,只要將專利提交到國家專利局,就算是有專利了,自己的權益就得到保護。甚至有些人在給投資人講bp(商業(yè)計劃書)時,將申請中的專利直接說成“已有專利幾項”“形成技術壁壘”等等,顯然,這里是混淆了“專利”與“專利申請”的概念。每一件專利從提交到授權,有一定的周期。而且,專利申請是否授權,需要符合專利法的規(guī)定才可以。因此,專利申請不一定會成為專利權,更不一定能形成技術壁壘。
no4:自主知識產權。
經常見媒體里報道某產品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某技術領先世界水平等等,這是媒體對一些創(chuàng)新產品的客觀報道。但經常有玻璃心讀者,會說“什么自主知識產權,明明發(fā)動機不是咱們的,液壓閥不是我們的”。這其實是公眾對自主知識產權的誤解。所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表明我方在產品開發(fā)、設計中,加入我方的智慧,并進行了申請專利、注冊商標、版權登記等形成知識產權的行為,因此,說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”是完全正確的。
文章標簽: 知識產權
-
43類
大粥門
查看詳情 -
20類
寶瑞鳥 PEREOVO
查看詳情 -
16類
柔月
查看詳情 -
33類
醉無忌
查看詳情